所有文章閱讀筆記 越休息越累,三招讓你《好好休息》比喝蠻牛還有效! by 鼠叔 2024-08-24 by 鼠叔 2024-08-24 374 🔍 現代人太拼了如何好好休息?書中啟發 EP112|睡的好人不老,你晚上有《好好休息》嗎? 最近在調整生理時鐘,想讓自己早點起床運動、閱讀,但要調整睡眠不是簡單的事,躺在床上就是睡不著覺,所以就想說來好好研究一下睡眠。 其實人都是需要休息跟睡覺,但台灣實在是太標榜「愛拼才會贏」了,認為拼命三郎才是王道,所以你才會整天看到「蠻牛」提神飲料的廣告。 可是現代人工作繁忙,經常無法好好休息,導致白天上班容易出錯,晚上無法放鬆甚至失眠。 今天要介紹的書《好好休息》,由蔡宇哲博士和蔡嘉璇心理師所著,兩人同時也是知名Podcast節目「挖賽心理學」的主持人。他們在書中探討了現代人為何常感到疲累,不僅是腦力和體力的消耗,更多的是因為沒有真正「好好休息。」 不要小看「休息」,人又不是機器,我們每天會耗損腦力、心力、體力,都需要休息來回血,如果人沒有好好休息,這是會影響身體健康的大事。 具體來說,我們應該要怎麼好好休息呢? 現代人太拼了 現代人有個嚴重狀況,就是我們太努力了。 書中提到一個案例,有個工程師在無菌室裡面工作,常常不能出來喝水或休息。像我自己在製造業、電子業也常常穿無塵衣,有時候一忙起來真的會攔得出來喝水和休息。 這個工程師親人去世之後,有一個多月時間,每天都睡不到4個小時,不僅睡得少,還常常中斷。 所以在那段時間裡,他白天上班會發抖,工作也容易出錯,晚上更沒辦法放鬆。連思考都變得很負面,覺得人生無望,吃美食也覺得沒什麼味道。 蔡博士的解法是讓他在白天適度安排一點中斷和休息,學習正確放鬆技巧,周末外出多曬太陽,再調整一下睡眠儀式。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整,他才漸漸恢復正常。 你可能會說,這是特例吧~ 這不是個案,我們很多人都有這種狀況,就是太拼了,而且該休息也沒有好好休息,反而越休息越累。 什麼叫沒有好好休息? 就是我們常常越休息越累。我們去玩的時候還是拼命滑手機,和朋友約吃飯在等菜的時候不是聊天,而是拿出手機拼命滑。這其實不是社交,反而會影響到你的休息。滑手機會消耗我們的注意力,所以它並沒辦法讓我們好好休息。或者出去玩時隨時帶著筆電工作,拼命追劇到很空虛。我們把追劇當作休息方式,可其實一直追劇也會耗費腦力和心力。 蔡博士要告訴我們真正的休息,並不是停止工作或娛樂,而是一種更深層次的充電行為。 如何好好休息? 怎樣叫做好好休息呢? 他用跑馬拉松來比喻,如果有跑過路跑的人應該會比較容易理解。 參加路跑比賽時,我們都要設定步頻和速度,要有一定的節奏才能跑完。在跑的時候,可能會跑到某個定點,比如跑3分鐘、5分鐘或1公里、5公里、10公里,就會設定在某個小的休息站稍微喝水喘一下。跑到10公里時會有一個比較大的休息站,稍微休息久一點,讓身體的體力恢復一下,接著再把比賽跑完。回家後全身痠痛,這時候要好好休息,好好睡覺。 所謂的好好休息其實分成三個部分,就是微休息、休息以及睡覺,這三個部分是如何好好休息的關鍵。 微休息 工作中短暫的打斷和休息,每次約5到10分鐘。 可以散步、吃點心、喝咖啡、與同事聊天或玩一些小遊戲。 微休息就像跑步時,跑到某個地點稍微喝水補充一下。 如果是一般人,在工作到某個段落時,稍微打斷自己「轉移注意力」,讓大腦處於放空休息的狀態。 微休息的時間不用太長,大約5到10分鐘。 書中建議可以短暫休息或散步,例如如喝咖啡、吃點心,或者進行社交活動如和同事聊天,或玩一些益智遊戲、閱讀有趣的文章等。 微休息的主要關鍵是抽離注意力,不再把注意力留在工作上,讓自己可以稍微轉移焦點,例如時間管理常用的番茄鐘,就設計專注25分鐘,留5分鐘可以微休息一下,轉移注意力。 重覆個三次循環,再來比較長時間的休息。 休息 比微休息時間長一些,約30分鐘,進行如午休、散步、聽音樂等活動。 使用333休息法:每天30分鐘、每週3次休閒活動、每3個月旅行一次。 休息的部分就很像是電玩角色的「回血」,例如Capcom遊戲「魔物獵人」設計一種體力機制,當你奔跑或發動招式都會消耗體力條,而且這個體力條還會越用越少,體力值的最大值還會隨時間縮短。你必須要站著休息,或是吃東西補充才行。 這個設計還真人性化,所以我們為何要休息。 所以你可以假想我們的大腦有個數值,也就是「心智能量」,你做任何事都會消耗能量,不論是理解、情緒控制、解決問題、創意、決策、意志力等等活動,只是有的活動消耗快,有的消耗慢罷了。 當你把能量用完了就會引發「心智疲勞」,在缺乏能量的狀態下,你塞再多事情也不會更有效率,可能還更容易做錯事,下錯決定。 我個人採用的是「 52/17 工作法」,我是覺得番茄鐘工作時數太短了,節奏常常會被打斷,專注工作52分鐘、休息17分鐘會比較適合我。 另外我個人設定比較長的休息時間,利用咖啡休息法,在中午喝杯黑咖啡,小睡大概20分鐘左右,下午會比較有精神。 這是因為人只要醒著,大腦持續運作,腺苷(adenosine)就會同時增加,進而引發睡意讓人疲憊,而睡眠+咖啡最能有效消除腺苷,恢復精神。 另外書中也提到一個333休息法也不錯,讓人可以保持身心平衡,每天30分鐘午休、每週3次休閒活動、每3個月旅行一次。 睡眠 分為清醒系統和睡眠系統,兩者需要達到平衡。 睡前不要做會刺激清醒系統的事,如滑手機或運動。 使用睡眠日記和睡眠九宮格來分析自己的睡眠狀況。 如果躺在床上20分鐘還睡不著,可以起來做一些不耗腦力的活動。 這本書用了一半篇幅講睡眠,因為蔡博士是睡眠專家,如果真的有失眠或睡眠困擾,還是要去找醫生。 書中提到一般人如何檢視自己的狀況。我們人分成清醒和睡眠兩種系統,就像蹺蹺板,在清醒和睡眠之間達到平衡。 白天處於清醒系統,但在工作或活動過程中會逐漸累積所謂的睡眠債。如果白天睡太多,晚上就會睡不著。這是一種平衡機制。 清醒系統就像關電風扇,不會馬上停下來,而是慢慢停下來。所以睡覺前要關閉系統需要一點時間。如果在關閉系統時做刺激的事,如滑手機或運動,會不斷刺激清醒系統,切換到睡眠系統的耗費時間就會很長。蔡博士建議睡覺前,不要做會刺激清醒系統的事情。 而人體的睡眠系統主要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睡眠債,另一個是生理時鐘。 睡眠債,出來跑遲早要還 假設一個人一天要睡7小時,假設某一天多熬夜了兩三個小時,並不是在放假時補眠,多睡幾個小時就能補回來的,「睡眠債」更像是繳「利息」給身體。 欠債欠久了是要還的,如果你的身體每晚需要八個小時的睡眠,但你只睡了六個小時,那麼你就欠了兩個小時的睡眠債。 長期睡眠債還不完會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以及衍生中風的問題。此外,缺乏睡眠還與免疫功能降低、新陳代謝失調和體重增加有關,甚至會增加生活中跌倒和意外事故的風險。 不僅如此,長時間的睡眠剝奪也會影響記憶和認知功能, 這就像手機進入省電模式,能動就偷笑了,你能期望它發揮多大的效能? 生理時鐘,則像是人睡覺與清醒的時間表 這是一個讓我們『在固定的時間想睡,在固定的時間醒來』的循環機制。 其實生理時鐘就很像公車時刻表,我們受到睡眠賀爾蒙『褪黑激素』的影響,褪黑激素約在平時上床時間之前(約九點左右)開始慢慢升高,作用最強時間約在半夜三點前後,那時也是我們體溫最低的時刻,自此褪黑激素開始下降,壓力賀爾蒙『可體松』開始逐漸分泌,我們便慢慢進入清醒的狀態,這就是熬夜過一個時間後,你反而會很清醒的原因。 但有些人生理時鐘打亂了,也許白天就昏昏欲睡,甚至晚上吃飽飯就想睡,結果真的要睡覺的時候反而睡不著。 如果有失眠困擾,可以寫睡眠日記,統計自己睡覺前的狀況,如每天睡覺時間和離床時間。如果還是失眠,要看生理時鐘是否正常,試著記錄自己的睡眠情況,再來找原因改善。 填寫睡眠日記時間分別是一天2次… 1️⃣ 睡醒離床後 (記錄昨晚睡眠狀況) • 昨天幾點就寢 :晚上10點躺在床上 • 大概多久睡著 :大概30分鐘才入睡 • 中斷睡眠的時間 :幾點起床上廁所,花多少分鐘 • 起床時間 : 早上7點起床 • 賴床時間 : 花多久時間下床 • 睡眠品質 : 1~5分,你給昨晚睡眠幾分? 2️⃣ 準備入睡前 (記錄今天白天的狀況) • 白天精神狀況 : 1~5分,你給幾分? • 特殊事件 : 考試、情緒、壓力等 • 午休狀況 : 中午12:30小睡20分鐘 • 藥物或咖啡 : 下午3點喝咖啡 • 運動 : 晚上7點去慢跑 • 喝酒 : 無 ✅ 紀錄的用意 前面提到人有分成「清醒」與「睡眠」兩種系統,通常會失眠就是清醒與睡眠的平衡錯亂了。 例如 : : 白天睡太多,晚上不夠累 : 咖啡太晚喝,影響睡眠 : 睡前喝太多水,半夜頻尿 : 工作換班表,生理時鐘錯亂 : 白天太興奮,清醒系統過強影響睡眠 : 睡前滑手機 失眠的三個原因是 : 白天缺乏足夠的體力或腦力消耗、 : 生理時鐘不穩定、 : 清醒系統太強大。 你可以藉由寫「睡眠日記」找出影響睡眠的原因,或許就能換得你夜夜好眠! 書中啟發 最後書中給了我一些啟發。我發現自己睡覺時還是會想東想西,床沒有很好地分開使用。 床就是睡覺的地方,不能做其他事情。睡覺前在床上滑手機或看書,只會導致你更難入睡,影響白天工作。 應對方式是,做這些事請在桌子上做,或離開去沙發,床是你睡覺的地方,不要做其它事,特別是睡前不要玩手機,因為會藍光會影響褪黑激素,手機又一大堆會刺激清醒系統的機制,這又會影響你的睡眠。 另外還有學到一招,躺在床上20分鐘睡不著就不要硬睡,起來做一些輕鬆的活動,不耗腦力的工作,像是可以看已經看過的書,或追看劇情已經熟到爛掉的劇。 或是睡覺前可以練習讓自己慢下來,像是洗澡或刷牙時做正念思考,關注當下感受。 吃飯時慢慢品嘗食物的味道。 當然最後才是要呼籲「有失眠困擾一定要去找專業醫生」,白天要愛拼才會贏,但晚上就請好好休息吧。 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健康自我管理 0 FacebookTwitterLinkedinLINEEmail 鼠叔 歡迎光臨倉鼠人生實驗室,我是鼠叔,一隻不想當倉鼠的倉鼠, 這是一個追求自我成長,持續學習,實驗各種成長方法的頻道。 美國文學家愛默生曾說過: 「人的一生就像一場實驗,你嘗試的越多就做的越好」 每週我會分享各種新知、書評、影評、觀點與思維, 請大家跟鼠叔一起玩實驗,希望你嘗試的越多,生活就過的越好, 最後讓我們一起打造夢幻的第二人生吧。 previous post 《自由書寫術》報告、創作沒有靈感,寫就對了。 next post 財富自由靠買房? 《買房也買自由》讓我學到六件事。 You may also like 金融界的原子彈是... 2024-12-06 股神躺著打敗一群... 2024-12-03 6年半拿下博士學... 2024-11-26 致富的特權:二十... 2024-11-24 美國公債·美元教... 2024-11-20 用「經濟學」破除... 2024-11-15 投資開槓桿要是賠... 2024-11-09 影片音效出現,你... 2024-11-08 「一人公司」教你... 2024-11-06 窮人經濟學 : ... 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