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推薦書單:人生遇到瓶頸必看的8本書

by 鼠叔
鼠辣觀點EP44|自由貿易成過去式|為何你現在該做自媒體

回顧我2023年看了許多書,我覺得改變最大的就是「視野」「生活習慣」「價值觀」,許多書籍介紹的方法,我自己親身實驗過,真的是非常實用,至少對我自身的想法還有習慣,形成了巨大的改變。

例如我原本是過一天算一天的人,現在卻希望每天都能有一點點的進步,原本家裡環境雜亂,至少過去我早上起床是不摺棉被的,上回摺棉被還是當兵的時候,現在早上習慣摺好棉被,順便把房間環境整理一下才出門上班。

以前還對朱子治家格言嗤之以鼻,什麼「黎明即起,灑掃庭除」,假日就是要睡到飽,亂中有序才是王道,現在假日生活是一樣早起,房間太亂還會受不了無法寫作。

至少我自身是有察覺很明顯的改變,所以這邊想跟大家分享2023年,影響我最大的八本書,分別解決我的一些問題,如果你現在陷入倉鼠人生,又或是遇到了瓶頸,真心推薦你可以去看看這些書,希望你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有更棒的視野,突破你現在困境

看書太慢該怎麼辦,嘗試《雪球速讀法

— 閱讀是有方法幫助你讀得又快又好。

snowball reading

近期過世的查理蒙格曾說過: 「我認識的聰明人沒有不大量閱讀的」,開頭介紹這一本是因為想看的書很多,但是看的速度太慢根本就看不完,所以想要大量閱讀,學會怎麼讀得又快又好,已經變成基本功了

以前看一本書可能要一個月,最大的癥結點就是一個字一個字看,而且還在心中把字默念出來,會有這個習慣,大概是源自於念書的時候,都要大聲跟讀課文吧。

可是我們在看報紙的時候就很快,這是因為看報紙應該沒人會默念出來,還有我們看文字都會是用掃的,知道大概意思就好,只有興趣的部分才會細看。

雪球速讀法就是利用這個道理,提升你看書的速度,誰說看書要一個字一個字慢慢看,看得太慢還會忘了前面內容再說什麼?

所以我們首先要先學習雪球速讀法八個步驟,教你30分鐘閱讀一本書。

雪球讀書法八大步驟

第一步: 閱讀書本的封面和封底

第二步: 花2~3分鐘反覆閱讀目錄

第三步: 花5~6分鐘反覆讀前言、後記

第四步: 跳讀內中每個段落的標題2~3遍

第五步: 前15分鐘了解書本的整體架構

閱讀前面15分鐘,請用在封面、封底、章節目錄、前言、後記、本文標題與關鍵字,目的是在了解書本的整體架構,按照舊方法一字一句慢慢閱讀,往往會有見樹不見林的問題,或是看了後面忘了前面內容等問題。

第六步: 閱讀後15分鐘大量反覆深入細節

後15分鐘則是以自己感興趣的文字、段落為中心,上下文反覆閱讀深入細節,這時候有個小技巧,準備便利貼標註在有興趣的關鍵字或段落,不過先不要思考去打斷閱讀的節奏,標記便利貼是方便我們找尋這些段落。

第七步: 能簡單說出這本書的內容大綱

前面六個步驟大概需要半小時左右,怎樣才知道自己讀完一本書呢?至少你要能夠說出來內容大綱或摘要,這才算讀完第一遍。

第八步: 輸出筆記加深記憶

老實說如果只是要看書的話,完成前七步,其實已經看完一本書了,這樣閱讀是不是比過去一個字一個字看有效率多了。

當然看得快,不代表你已經吸收了,接著你可以針對不明白、需要思考的段落,仔細反覆閱讀。另外人的記憶很短暫,想要形成長期記憶,一定要做讀書筆記,用「你自己的話」寫成讀書筆記才會記憶深刻

陷入瓶頸,《大器可以晚成》告訴你如何破局。

— 成功沒有期限,你我都是大器晚成的人。

人有時候會成功真的不是因為靠你的實力,而是剛好撞了大運。

2022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其中一個研究項目是:從數學上解釋,為什麼成功往往不是最有才華的人,而是最幸運的人。

這個研究用數學模型模擬出了一個宇宙,宇宙設定有1000個人,每個人的初始位置、能力值、遇到的機會都是隨機的,遊戲將好運、壞運設定成紅綠燈

出現紅燈的時候,就是所有人的錢都一律減半。

出現綠燈的時候,能力越高翻倍的機率會越高

就跟現實狀況一樣,遇到黑天鵝的時候,通常是大家一起死。

出現賺錢的機會,你的能力值越高,翻倍的機會就越高,當然能力值太低,翻倍機會就會變低。這個實驗最後模擬出來結果蠻好玩的,非常符合現實情況,能力值中上,然後其中「運氣」最好的人是最大贏家

那你可能就要問了,這跟大器晚成有什麼關係?

因為大器晚成的人通常擁有「超強韌性」,你可以想像是在遊戲中撐最久的人,不斷主動嘗試,直到撞大運為止。所以當你遇到瓶頸時,首先要檢視自己的能力,是不是達到中上的水準

中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曾說:

當才華支撐不住你的野心,你就應該靜下心來讀書學習。

接著要主動嘗試各種機會,現實中你不可能知道是紅燈綠燈,只有測試了才知道,遇到紅燈也要有打不死蟑螂的能力,多方嘗試下,碰到綠燈獲得超額報酬。

就如同在股市投資,比的是誰氣長,而不是誰短期賺的多,一次遇到紅燈就畢業,代表風險控管的能力不足。反而要靜下心好好研究,市場永遠都會有波動循環,你有足夠韌性才能遇到每次出現超額報酬的機會。

超級英雄都有超能力,對大器晚成的人來說韌性就是最棒的超能力

新斷捨離》讓你停滯的生活產生流動。

改變自己最快的方法就是斷捨離」。

所謂的斷捨離就是:

◾ 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 捨棄多餘的廢物,

◾ 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人之所以會遇到瓶頸,就代表你的某個部分停滯不前。

全球知名的經營顧問大前研一也曾說,人想要改變自己,只有三種辦法:

◾ 改變時間分配,

◾ 改變住處環境,

◾ 改變來往的對象。

許多人看似非常忙碌,每天都被事情追的跑,恨不得一天生出27個小時來用,於是跑去學習如何提高生產力,希望能在相同時間塞更多工作,卻絲毫沒空思考做這些事,到底對你來說有沒有價值。

以環境來說好了,你現在生活在一個貪婪的世界,每天都會被廣告誘惑,東西買得很開心,家裡卻亂七八糟,而且買的越多就塞得越多。另外往來的對象影響也很大,可能超乎你的想像,因為你現階段花最多時間相處的五個人,平均加起來成為當下的你。

所以你往來的對象,如果都是愛抱怨的人,每天來點負能量,相信你也很難正向看待事情。透過斷捨離,你可以思考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觀念就是「留白的藝術」。

留白的藝術不僅適用於藝術品,也可以運用在你的時間、環境、人際關係上。

以環境收納來說,有個「七五一法則」我覺得很好用:

看不見的收納只放七成物品,

看得見的收納只放五成物品,

展示用的收納只放一成點綴。

生活中會出現許多看不見的收納,這些被藏在櫃子、抽屜等地方的物品。這些物品只能放到七分滿,保留一些多餘空間,確保物品可以輕鬆取用。如果塞得太滿,想拿的東西就會很難取放

看得見的收納,通常是指那些展示櫃、酒櫃、玻璃櫃等,因為你可以透過玻璃看到展示品,五分滿比較容易擺放整齊,視覺上也會比較美觀。

展示型收納,比如在玄關的鞋櫃上方或電視櫃上方,物品的數量只能放一成。你就想像博物館或美術館的展示方式,只展台上只展示一件或少許的物品,讓整個空間更有品味。

依此類推,時間、人際關係也可以套用「留白的藝術」,而斷捨離的根本思想就是新陳代謝,適當的留白才能創造空間,保持流動,無論是你的生活空間、時間、金錢、人際關係,甚至是一個人的思維或價值觀都適用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幫助你規劃人生

提升生產力的最佳工作指南,幫助你從社畜進化成社虎。

作者叫做克里斯・貝利,他花了一年的時間,什麼也不做,就是去測試各種提升生產力的方法,被TED封為「史上最有生產力的人」,他分享了有效提升生產力的25種方法。其中對我個人帶來最大影響的有三種:

三重點法則

根據帕雷托法則,也就是80/20法則,影響力最大的工作通常都集中在前20%,所以每天把時間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這時候就可以用所謂的「三重點法則」。

每一天開始的工作之前,先想像一天結束的時候, 我希望做完哪三件事情,把這三個事情寫下來,同樣用這個方法,你可以鎖定在「年」「月」「日」上,在行事曆分別寫下最有價值的三項任務

縮減工作時數

再來就是人做事都會拖拖拉拉,加一點限制會比較有效率,同樣一件事,如果給出時間限制,你反而會動作比較快,而且會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如果遇到火燒屁股的任務,假設需要四小時才能完成,就設定兩小時搞定,挑你專注力最好的時間去做,你會發現通常都能完成。

維修保養日

另外生活中總是會有些瑣事要去做,這些事情不做又不行,例如做家事、維修保養、整理環境等工作,如果沒做好這些任務,絕對會降低你的生產力。這時候你可以訂一天叫做「維修保養日」,平時記錄下要做的例行性任務,集中到固定時間一口氣做完。這樣你就可以挪出更多的專注力和精力給更重要的任務

若要定義甚麼叫做提升生產力,就是用最短的時間去做最有價值的事情

晨間日記的奇蹟》來自於簡單的書寫

寫連用日記幫助你更了解自己、改變習慣。

羅馬哲學家 塞尼加說:人們為了過更好的生活而庸庸碌碌,在以為打造良好的生活品質,卻也失去了生活。

許多人根本就不了解自己,老是在關注別人,所以人生沒有方向,因此了解自己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寫日記,本書要推廣的是所謂的「連用日記」。

所謂的連用筆記本,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看到每一年同一天的日記內容。

市售五年日記書寫範例

連用日記最大的特色就是一種,「一邊回顧過去,一邊寫下新紀錄的日記。

從去年開始寫連用日記以來,我自覺身上有兩項比較大的改變,「改變習慣」與「了解自己」。這對我的幫助非常大,讓我更清楚想要怎麼樣的生活。

首先是我改變了很多不好的習慣,像是滑一整天的手機、漫無目的的追劇、打手遊,做事拖拖拉拉、毫無規劃,居住環境雜亂等等問題。俗話說: 「人一過三十,留下的只有習慣」,所以寫日記的同時也可以檢視自己的習慣,以及有沒有確實朝目標或夢想前進。

像是2023年要打造網站與podcast的節目,每當內心感到迷惘的時候,就去看開頭的年度目標,這時就會很清楚到底現在應該要做什麼事。

另外連用日記的好處,就是可以回顧過往的想法。有時候看到之前寫的內容,會有種原來我當時是這樣想的。

比如說我去年嘗試記帳,什麼開銷都清清楚楚記下來。當時的想法就是我要搞清楚,錢到底都用到哪裡去了。不過今年的體悟是「能省的錢有限,開源才是重點」,因為時間都花在省錢上,實在是沒啥CP值。

但是看到去年寫的記帳心得,其實覺得很有趣,寫了一堆流水帳,好像也沒有什麼用,反倒是學會看「總帳戶」之後,理財變得輕鬆許多,只要開銷沒有偏離預算,根本就不用記流水帳。

本書推薦使用EXCEL去寫日記,因為你可以無限制一直寫下去,後續要保存也比紙本日記容易多,也不會佔空間。

但我個人還是使用購買五年日記本去寫連用日記,原因在於我想維持手寫的習慣,太多字久沒寫就忘了,我自己也有用app寫子彈筆記,主要寫一些工作目標與規劃,生活上的想法、感恩的事情則是寫在紙本上。

金錢心理學》教你如何正確看待金錢

人生各個面向都可以用「總帳戶」的角度來檢視。

這本書雖然是要教導我們如何正確看待金錢,其中最重要的觀點是「公平性」與「總帳戶」。人的一生都會在某個時間點學到,這個世界其實並不公平,其實從來也沒有公平過。所以不要糾結於某樣東西的價格公平與否,只去思考它對我們值不值得。

人的天性往往想要懲罰不公平,其實往往都會懲罰到自己

舉例來說,紐約市出現了一場暴風雪,考量到供需問題,Uber費率提高為平常的八倍,調高費率吸引更多駕駛人,在不安全的天候與路況下上路載客服務。然而此舉卻是引發了眾怒,人們都認為Uber太過貪心,卻沒想過,有司機願意在暴風雪天氣送你安全回家,不是更重要的事情嗎?

如果Uber沒有提高費率吸引更多司機出門,你有很大機率根本回不了家。因為不公平產生的情緒,往往導致自己選擇「玉石俱焚」的選項,結果沒有人得到好處。但若你是從「總帳戶」來看待公平性呢

以相對性來說,買鞋子省600元與買沙發省600元是一樣金額,不論你的心理帳戶怎麼區分錢,你花掉了總金額並不會有任何改變。看待事物到底公不公平,應該是從你實際上獲得的價值去判定。總帳戶可以是錢、時間、健康、快樂、專注力與精力

任何你仔細想想,對自己真正有價值的事情上都算。打個比方來說好了,如果你的總帳戶是「時間」,你就不會在意uber在暴風雪天,有沒有給你漲價;如果你的總帳戶是「快樂」,你就不會在意吃點小虧,為何要把自己的時間與快樂浪費在,那些不對的人身上呢?

雖然這不是一本教你怎麼賺錢的書,但是其中的故事與範例,我認為很適合大家參考,其中「總帳戶」這個觀念非常實用,我相信無論投資理財、人際關係,希望能幫助你用不同的觀點幫助你更理性思考

什麼叫做《致富心態

正確的心態遠比你的專業學識更重要。

致富心態封面

這本書不講投資也不講理財,只討論能夠讓你成功的心態。

有時候陷入瓶頸,其實是心態有問題,本書用了20個案例與短篇故事,來說服你相信,心態比起技術層面更加重要,其中許多觀點不只是應用在投資,工作、生活上也頗為適用,這邊舉幾個我最有印象的觀點:

沒有人真的是瘋子

有時候你會覺得怎麼一堆人瘋狂去買樂透,又或是大排長龍去排試吃,但你要知道沒有人真的是瘋子,每個人都是做當下最好的決定,這理由是因為時空背景不同、環境不同或者說當下的收入跟價值觀也不同,這導致人人看待世界運作的方式,各有各的觀點。

很多人說成功者都是做了什麼事才會成功,我們只要複製那個模式就會成功,你從事後論是有問題的,需要考慮當下的背景,每個人都是做當下最好的決定,你只看到這個模式下成功的人,但也有失敗的人是你沒看到的。

如果你理解到這世上「沒有人真的是瘋子」,就不會用二分法去看待事物,反而會用更謹慎的想法去評斷。

長尾效應

20世紀最具影響的收藏家叫做漢斯.貝格倫,他最出名的收藏就是畢卡索的創作,而且是在畢卡索不出名時就已經收藏了,你一定會很好奇,他為何能獨具慧眼,提前收藏畢卡索等知名藝術家的作品呢?

原來他的方法就是買進所有買得到的藝術品,而且一出手就是買下整個投資組合,而不是買下他們看好或喜歡的作品。即便一生收購的作品,可能有 99% 都一文不值,但如果只要有1% ,是畢卡索等級的巨作,其他投資沒有賺錢,根本無關緊要,也許大多數時候都看走眼,但最終仍可以靠幾匹黑馬,取得超乎想像的成功!這個道理就叫做「長尾效應

對於一般人來說,時間才是你最大的武器,想要發揮長尾效應,你就必須時間去累積複利,及早投資、快快投資、持續投資,累積你的資產,讓時間助你一臂之力。

合理勝過理性

人類擁有上帝般的技術,石器時代的腦袋,所以人有情緒、會犯錯,人類無法像機器或AI全然使用理性去思考,以感冒發燒來解釋這個道理,會比較容易理解。

其實發燒有助於人體對抗病毒,因為發燒是人體為了戰勝病毒的手段,是一種免疫機制。但你感到不舒服,才不管三七二十一,管他什麼醫學理論、發燒是什麼機制,只要有退燒、止痛的藥,現在就給我來一顆,壓下去症狀再說。

也就是說,當你生病讓自己發燒,或許是理性的決定,但對人來說並不合理,因為人是有感覺、有感情、有情緒的動物。基本上每個人都做不到完全的理性,所謂的合理性,其實應該是感性加上理性,找自己睡得著覺的策略

以投資來說,單筆投入報酬會贏過定期定額。問題在於你今天單筆歐印買下去,明天就大跌一半,你還抱得住嗎?

保證你晚上都睡不著,一定會一直想「現在賠這麼多怎麼辦?」

所以你需要的是能讓你晚上睡好覺的策略,並且事先預留好犯錯空間,天底下所有事物都有風險,事先留好退路,就像大器可以晚成所說的,人生比的是誰氣長,誰更有韌性,所以你會需要選擇一個「合理」的策略,讓你更有續戰力。

持續買進》是最適合懶人的財富自由之道

持之以恆讓時間變成我們的好朋友。

Just Keep buying
持續買進封面

持續買進作者尼克馬朱利是個大數據科學家,他用數據分析佐證,告訴我們持續買進的人,通常才是撐到最後的人。以下是書中所提到的五項策略,我認為是投資上相當重要的觀念,對於你我這樣的普通人是非常實用的。

(1) 越早投資越好

全世界許多地方的股市有持續上漲的趨勢,在台灣你把時間拉長,不管房市股市其實也有一樣持續上漲的趨勢。

最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今天的錢會比明天的錢更有價值

第二、人類的科技進步提升了生產力

時間是人最大的資產,你所要做的就是越早投資越好,不過在投資初期,優先投資自己的大腦與技能。

比較合理的財富自由之道應該是,想辦法增加你的收入,及早投資到資產裡面。

至於提高收入的方法有很多,

例如提升你的本業收入、出售你的專業或技能、販售商品、做自媒體等等。

簡單來說,投資初期,你要做的就是投資自己,然後儘早將錢投資到資產裡。

(2)為什麼你不該買個股?

致富心態告訴我們「長尾效應」「合理勝過理性」等道理,不過討論該投資什麼標的之前,不如說叫你不要買個股會比較快。

為什麼會這麼說?

巴菲特曾經在 2008 年跟華爾街的投資專家對賭 50 萬美金,打賭十年後指數型投資績效將會勝過主動型基金,

最後結果,巴菲特選的ETF報酬率打敗了主動型基金。這故事告訴我們一件事,連那些投資專家都不見得能夠打敗大盤,身為普通人,打不過就加入他就好了,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3)為何你不該逢低買進?

馬朱利提出了許多逢低買進的策略與定期定額的比較表,經過統計發現,短期也許逢低買進的投資報酬率會比較好

可是長期來說,逢低買進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你可能會一直在等待低點,但是萬一低點遲遲都沒有到來呢?

結果市場持續的上漲你可能就錯失大好的投資機會。這就導致逢低買進的長期績效會遠遠落後定期定額。

(4) 為何你不要害怕市場波動

投資最大的風險其實就是完全不冒險。

所以你想要超額報酬,那你就必須接受這個投資是會有漲有跌的,這叫所謂的波動性,很簡單的道理是,你承受相對大的風險,後續獲得超額報酬的機會也比較高。

如果你完全不冒險,那也就只能賺到一般報酬,結果還被通貨膨脹給吃掉。最明顯的案例就是定存,以台幣定存1.6%左右來說,還低於通貨膨脹2~3%,乍看定存無風險,可是最大的風險就是實際價值被通膨給吃掉。同樣的錢你放到風險較高的股市,得到的報酬就明顯高得多。

(5)什麼時候賣股票?

既然是投資,那有可能不獲利了結,選擇什麼時候要賣出,可能是身為投資人的你最難的決策之一。

因為賣出的時候你可能會害怕「錯過大漲」或「大跌虧錢」,這都非常有可能導致你做出錯誤的決策。

所以身為普通人的一員,只有出現三種狀況才需要賣股票。

1️⃣ 再平衡投資資產組合

2️⃣ 擺脫一個持續虧損的部位

3️⃣ 支付你的財務需求

如果沒有以上三點需求,實在是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的理由一定要賣掉。

因為資產長期是上漲的,你現在賣掉,有很大的機會在未來要用更高的價位買回來,何必呢?

總結:DCA你的人生

人生有許多種面向,不論是事業、財富、人際關係、健康,通常我們會遇到瓶頸,或陷入倉鼠人生,大部分都與這些面向有關。以上推薦八本書,就是希望你在遇到瓶頸的時候,能夠給你一些指引。

遇到瓶頸,需要大量閱讀來提升視野,雪球速讀法幫助你站在的巨人肩膀上;另外想要破局,改變環境最快的方法就是斷捨離。累得有時候不是工作,而是方法,最有生產力的一年告訴我們,如何工作更有效能,幫你從社畜進化成社虎。

成功沒有期限,你我都是大器可以晚成的人,但是你會需要寫日記,每天持之以恆寫《晨間日記》,能幫助你更了解自己,改變習慣,讓你每天都持續進步一點點,累積複利帶來巨大改變。

同樣道理也適用在投資,金錢心理學告訴我們「總帳戶」的重要性,人不要浪費時間在「糾結不公平」,往往都會搞到到自己。這世上沒有人真的是瘋子,致富心態說每個人都在做當下最好的決定,可惜「受害者心態」會讓人的判斷既不理性也不合理。所以我們可以學習從「總帳戶」的角度來檢視,找出最合理的策略。

所謂合理性就是能讓你睡好覺的策略。,無論是投資、人際關係、健康、工作都一體適用。上帝最公平的就是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無論你的出身、職業貴賤,大家時間都是一樣的,主要就看你的時間花在什麼地方上,持續買進告訴我們,時間是一個人最大的資產,投資你需要持續買進好的資產,不要單壓個股,也要勇於冒險,越早投資越好。

這八本書我自己是濃縮成一句話DCA你的人生」。

簡單來說就是「持之以恆」去做你覺得對的事。我認為閱讀能打開視野,就持續閱讀斷捨離能讓人生流動,就持續去做;定期定額投資能讓我專注本業,晚上睡得著覺,就持續買進;持續分享我的想法,能夠幫助他人,就持續上傳寫日記能讓我更了解自己,就持續寫作每個人都在做當下最好的決定,所以真的不要太關注他人的想法,因為你根本改變不了別人。唯一能控制的只有你自己「持之以恆」去做自己覺得最有價值的事情。

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You may also like

內容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