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專區學習與生產力所有文章鼠叔有練過 親子共寫日記:讓學習變成雙向溝通,而不是單向說教 by 鼠叔 2025-03-14 by 鼠叔 2025-03-14 2 🔍 如何操作親子共寫日記?親子共寫日記的「三大好處」讓學習變成親子合作,而不是對抗! 很多家長常說:「我明明是為你好,為什麼你就是不聽?」 但孩子卻覺得:「我就是不想做,不想被逼!」 ——當孩子覺得「學習是爸媽要我做的」,而不是「我自己想做的」,就會下意識產生抗拒,於是產生對抗心理,結果學習動力更低。 但如果改成「寫日記」來表達呢? 父母用書寫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期待、經驗,而不是直接命令。孩子用書寫的方式表達困難、疑惑,而不是沉默或頂嘴。雙方都能冷靜思考,而不是「當下吵起來」,讓問題獲得真正的解決。 👉 那麼,如何讓孩子真正想學?✅ 透過「親子共寫日記」,讓親子之間的溝通不再是「說教」,而是「一起討論解決方案」,不再是誰對誰錯」的對立關係! 如何操作親子共寫日記? 🔹 操作步驟 選擇一本專屬「親子共寫日記」的筆記本 📖 這本筆記本不是功課,也不是家長的「碎碎念」,而是讓雙方自由寫下想法的空間。規定「每晚寫一點點」,然後交換閱讀 ✍️ 規定每天只寫短短的1~2段話,讓孩子覺得輕鬆容易,不是「又一個作業」。 家長先寫:今天的期待、感受,或回應昨天孩子寫的內容。 孩子再寫:自己的學習狀況、遇到的困難、為什麼不想做某件事。交換閱讀,不強迫討論,讓彼此有機會真正「讀懂對方」。以「問題引導」,讓孩子說出內心想法 🧐 孩子很多時候不是「懶」,而是沒搞清楚「為什麼要學」,甚至內心有抗拒但不敢說。家長可以在日記裡提問,讓孩子回答,而不是直接指責。 📌 範例(家長寫): 「今天看到你對數學作業有點不耐煩,我很好奇,是因為覺得難嗎?還是覺得沒興趣呢?」 📌 範例(孩子回應): 「我覺得數學很無聊,因為一直計算,沒有什麼故事。我比較喜歡科學,因為可以動手做。」 這樣的對話,就能讓家長知道,孩子抗拒數學的原因,並不是真的懶惰,而是學習方式沒有引起興趣。當家長了解後,可以改變策略,例如多用生活案例來講數學,或加入有趣的遊戲,讓學習更吸引人。 親子共寫日記的「三大好處」 1️⃣ 讓孩子更願意說出「不想做」的真正原因 孩子有時候不願意做某件事,不是因為不懂,而是因為內心有「隱藏的抗拒」。 可能覺得無聊(例:背誦英文單字沒意思)可能害怕失敗(例:數學考不好怕被罵)可能覺得壓力太大(例:功課太多不知道怎麼開始) 👉 透過日記,孩子可以更安心地寫出自己的想法,家長才能真正幫助他,而不是只是催促他快去做! 📌 範例(孩子寫): 「我覺得數學很難,因為不管怎麼算,我都算錯,會被老師念,覺得很沒信心。」 📌 範例(家長回應): 「其實爸爸小時候也不喜歡數學,因為錯了會覺得自己笨,但後來發現,多做幾次,慢慢就會了。我們來試試一起做幾題,不用一次做太多,看看會不會比較有信心?」 這樣的對話,會比直接說「快去做!」來得有效很多。 2️⃣ 讓孩子更了解「為什麼要學習」,不是「被逼著學」 很多孩子會問:「我為什麼一定要學這個?」 這時候家長如果只是說:「因為你將來會用到!」通常孩子會不信,也不感興趣。但如果家長透過寫日記的方式,分享自己的經驗,孩子可能會更願意思考「學習的價值」。 📌 範例(家長寫): 「你知道嗎?爸爸以前也不喜歡背單字,但後來發現,出國旅行時,能夠自己看懂標誌、跟外國人溝通,其實超有成就感!你有沒有想過,學好英文可以帶來什麼好處呢?」 📌 範例(孩子回應): 「我想要玩國外的遊戲,現在很多遊戲都是英文的,如果我會英文,就不用一直查翻譯!」 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孩子自己找到學習的動機,而不是只是「因為爸媽說要學」。 3️⃣ 讓親子關係變得更好,不再只是「命令與服從」 很多親子關係的問題,來自於「溝通方式不對」。當孩子覺得「父母只是在命令我做事」,就會下意識反抗,覺得爸媽很煩。 但如果改成「我們來一起寫日記,交換心得」,孩子會覺得: ✔ 這是一種平等溝通,而不是「被管教」✔ 我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只能聽命令✔ 爸媽也願意分享自己,而不是只關心成績 📌 範例(家長寫): 「今天你考試成績有進步,我真的很開心!我知道你花了很多時間努力,其實我小時候也遇過很難的考試,當時我怎麼辦呢?……」 📌 範例(孩子回應): 「其實這次我有偷懶,沒那麼努力,但運氣好考得不錯。可是我知道如果不繼續努力,下次可能就沒那麼好了。」 這樣的對話,能讓孩子學會自我反思,家長也能更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親子關係自然變得更好! 3️⃣適合用來寫「親子共寫日記」的工具 ✅ 專屬親子交換日記本(如「媽媽與孩子的交換日記」) ✅ Google Keep / Notion(可以當作數位交換日記,隨時留言) ✅ 親子共讀手帳(家長和孩子輪流寫,一起貼貼紙或畫畫) 讓學習變成親子合作,而不是對抗! 傳統的方式: ❌ 「快去寫功課!」 → 孩子拖拖拉拉,覺得煩 ❌ 「你再不好好學,長大就沒出息!」 → 孩子更沒動力 「親子共寫日記」的方式: ✅ 家長先寫 → 表達期待,而不是命令 ✅ 孩子再回應 → 表達困難與想法 ✅ 一起討論如何改變 → 讓孩子真正理解「為什麼學習」 這樣的方式,能讓孩子更有動力,學習不再是「爸媽叫我做的事」,而是「我願意做的事」,善用一點行為動力,親子關係會更親密喔🥰 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日記親子 0 FacebookTwitterLinkedinLINEEmail 鼠叔 我是鼠叔,喜歡研究各種反轉人生的方法。 如果你人生卡關、受夠了每天生活空轉、窮忙的🐹倉鼠人生 請訂閱、關注我,因為能幫助你成功,就會是我的成功。 previous post 《自戀時代》讀後感 : 自戀是一場席捲全球的流行病 You may also like 《自戀時代》讀後... 2025-03-07 寫一本「說話日記... 2025-03-07 全球最強生產力專... 2025-03-05 《檯面下我是這樣... 2025-02-14 這方法讓99%的... 2025-02-08 有錢人在乎的和你... 2025-01-21 買借死策略:活用... 2025-01-15 幸福人生的關鍵《... 2025-01-14 「4+2R代謝飲... 2025-01-14 詐騙、洗腦退散!...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