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財經所有文章閱讀筆記 《檯面下我是這樣投資》投資專家是如何投資自己的錢? by 鼠叔 2025-02-14 by 鼠叔 2025-02-14 7 🔍 前言追求獨立自主的保守投資人與股神對賭的主動投資人低效率市場賺超額報酬結語 : 你會如何思考投資?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僅個人分享,不得作為您決策依據。 投資有風險,可能會產生虧損,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保證,投資前請謹慎思考,務必謹慎評估再做決定。 前言 電視、網路上許多投資專家,講得口沫橫飛、天花亂墜,似乎很少有專家公開自己的財務與投資狀況? 而且你不知道的是,在美國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共同基金投資組合經理人,沒有把自己的任何一毛錢投資在自己管理的基金中。或許你會覺得這些人怎麼「說一套做一套」,就令人好奇這些經理人,私底下是如何投資自己的錢呢? 今天要介紹的書叫做《檯面下我是這樣投資》,作者喬許.布朗(Josh Brown)及布萊恩.波提諾(Brian Portnoy)他們 採訪了25個專家,請他們分享自身如何投資與理財,特別是他們「為什麼」這麼做的理由。 你會發現,每個專家的投資方法都不太一樣,應該說沒有一種理財方式是適合所有人的,每個人成長背景、財務狀況都不一樣,當然適合的策略也不一樣。看完這些專家的投資策略,給我最大的啟發在於「你有沒有建立自己的投資策略」,如果沒有,或許看完25個專家的說法之後,也許你能找到自己覺得合理的策略。 以下我想分享保守投資、主動投資、超額報酬投資等3種不同策略,最後也來簡單分享我自己的策略。 追求獨立自主的保守投資人 摩根豪瑟(Morgan Housel) 職業:協和基金合夥人、全球暢銷書《致富心態》作者 投資關鍵字:儲蓄、長期投資、低成本指數基金、定期定額 如果用自己的錢,我會這樣思考投資: 首先分享摩根.豪瑟的策略,他投資最終目標是要獨立自主,不過他的投資,在幾位專家裡算是非常保守的策略。 摩根.豪瑟是全球暢銷書《致富心態》(The Psychology of Money)的作者,協和基金(Collaborative Fund)合夥人,曾是財經網站「萬里富」(The Motley Fool)與《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的專欄作家。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曾說過:「我原本沒想過要變成有錢人。我只是想要獨立自主。」 這句話也就變成摩根.豪瑟的信念,所以他用自己的錢去投資,主要追求財務上的獨立自主。 所以他不追求最高回報、也不開槓桿投資,生活也過的很簡單,不追求奢華的生活。 其中用現金買房就是他覺得感到獨立自主的決定之一。 很多人都會說「現金買房」一點也不合理,摩根.豪瑟自己也認為,這是他所有做過的財務決定中最糟也最棒的一個。 在他買房的時候,房貸利率低到不可思議,理論上都應該利用貨幣被通膨吃掉的優勢,把多出來的錢拿去投資報酬率更高的資產,例如:股票。 不過他喜歡擁有房子,無須每月付款的感覺,這樣的做讓他感到有獨立自主。 除此之外,他也把資產中的現金比例維持得很高,因為他認為現金,就像是獨立自主必需的氧氣。 更重要的是,他不想在不得已時賣掉股票,希望在未來遇到巨大開支時,能夠儘量把賣股票換現金的必要性下降到幾乎為零。 每個人終究會遇到預料之外的巨大開支,沒有人例外。正是因為這些開支是預料外的,所以人們不會為此事先做好計畫。因為這個世界出現黑天鵝的機會,比我們想像中來的高,如果他延長股票帶來的複利,那就需要一定的現金水位做防禦。 不過他自己也說了,好的決定並不一定是理性的決定,但你總要找個適合自己的決定,選擇當個快樂的人,還是「正確」的人。 至於股票投資,他名下所有股票都來自於低成本指數投資,主要來自於,想要打敗大盤這件事,比大多數人想像要困難的多。 所以他選擇指數投資,而且每次領到薪水,就會把錢投資到指數基金 他的總資產就只有三樣東西:一棟房子、一個支票帳戶和領航集團(Vanguard)的幾支指數基金。因為他的目標是獨立自主,所以也很確定自己選擇的是,在晚上能睡好覺的策略,讓自己保持致富心態。 與股神對賭的主動投資人 泰德·賽德斯(Ted Seides) 職業:門徒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Podcast主持人 投資關鍵字:儲蓄、主動與被動混合型基金、投資喜歡的個股、長期投資、私募股權基金 如果用自己的錢,我會這樣思考投資: 泰德·賽德斯(Ted Seides)曾在大衛・史雲生(David F. Swensen)手下工作五年。他最出名的事蹟,與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進行了為期十年的慈善賭局,討論避險基金與標普 500 指數的投資績效好壞。 大衛史雲生 資料來源 : YaleNews 時間先回到2007年當時巴菲特發下豪語說,一個追蹤美國股市的基金,可以擊敗任何一個由高績效的避險基金經理人。 也就是說,被動投資可以打敗主動投資。巴菲特還說:「我想應該沒有主動經理人敢跟我賭吧。」 這時候泰德·賽德斯站出來了。 泰德為什麼想跟巴菲特賭?因為他覺得巴菲特的話說得太滿了。 沒錯,被動投資確實可以打敗大部分的避險基金,但也不代表可以打敗所有的避險基金。 泰德對自己的投資績效非常有信心,因為他的老師是著名的大衛・史雲生(David F. Swensen),甚至對巴菲特說:「我覺得我不用選10檔避險基金,我只要選5檔組合型基金就能贏。」於是兩人展開了這場世紀大對決。 反正這場賭局,兩人對賭了一百萬美金,無論輸贏,最後都將賭注捐給慈善機構。 最終股神巴菲特挑選先鋒集團的指數基金,10年的獲利是125.8%,而泰德選的5檔組合型基金,沒有一檔贏過先鋒基金,平均獲利只有36.3%。 泰德·賽德斯雖說輸給了股神,但他仍是偏好主動投資,是因為來自他的職業生涯經驗。 因為主動投資能與投資管理人合作,並且認識很多人,也能學習新概念並獲得新機會,投資指數基金則沒有這些優點,也碰不太到人。 除了投資主動與被動混合型基金、他也投資喜歡的成長型股票,包括亞馬遜(股票代號AMZN)、字母控股(Alphabet,股票代號GOOG)和Shopify(股票代號SHOP)。 有趣的是,他雖然很熟悉避險基金,但並沒有投資避險基金。 主因來自於對於機構來說有稅務豁免,傑出的避險基金能帶來可觀的利潤。但身為必須繳稅的投資人,東扣西扣不見得划算。 低效率市場賺超額報酬 喬許.羅傑斯(Joshua D. Rogers) 職業:亞雷特財富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 投資關鍵字:創業、房地產、有形資產、加密貨幣、施予 如果用自己的錢,我會這樣思考投資: 喬許.羅傑斯是亞雷特財富公司(Arete Wealth)的創辦人暨執行長,該公司專為高資產淨值的個人與機構提供財富管理服務。他畢業於聖約翰學院(St. John’s College),目前擔任該學院的兼任教授與董事會成員,並參與學院的財務、投資與審計委員會。他平時熱衷於全球旅遊、寫作與藝術收藏,並認為投資就是為了好好生活,這個理念也體現在他的投資上。 喬許.羅傑斯投資什麼資產呢? 他認為現代科技發展使得資訊透明化,因此市場效率提高,所以很難在傳統股市中取得超額報酬。於是他偏好投資低效率市場,例如: 不動產(住宅、農地、工業配送中心、自助倉庫等) 私人企業、創業投資 藝術品、高級紅酒與烈酒 收藏品(手錶、老爺車、古文物等) 稀土金屬與加密貨幣 喬許.羅傑斯的投資信念是:「投資你熱愛並樂於深入研究的事物。」於是他特別偏愛投資有形的資產,因為這些資產可以帶來實際使用價值或個人喜悅。 他的最大投資就是自己的公司,因為他認為相較於無法掌控的標普500指數,投資自己的事業讓他更有控制權。如果因為投資自己的公司而虧損,他願意自己承擔責任,而非怪罪於市場或其他因素。 喬許.羅傑斯認為投資就是為了好好生活。 他會投資投資自己熱愛的事物,例如他本人對藝術史深感興趣,因此大力投資藝術品市場。 他認為藝術品市場的低效率帶來資訊優勢,且長期保值,甚至可能帶來1000%回報。根據統計自1985年以來,當代藝術市場的年均回報率約7.5%。 此外,他也熱衷於高級汽車、紅酒與烈酒,這些資產不僅能帶來投資回報,也能提供生活享受。他認為,股票與ETF無法提供相同的樂趣,因為它們無法被欣賞、品嚐或駕駛。 另外他也投資加密貨幣。由於過去在網路時代創業成功過,所以他對數位創新也有極大興趣,並設立加密貨幣避險基金,以及投資比特幣。 因為他認為,當市場對某種投資方式充滿強烈負面情緒時,可能正是買入的好時機。他過去敢投資比特幣,正是因為熊市大家對比特幣充滿負面情緒。他也曾在2009年經濟低迷時買入多戶不動產,最終大賺一筆。 投資就是為了要好好生活,他提醒投資人避免「損失厭惡」心態,不應因害怕虧損而固守失敗投資,不在意虧損的人,才是最終的贏家。 這是他有個有錢親戚所教會的道理 : 該親戚曾創辦10家公司,其中6間成功、4間失敗。他的心得是:「最不在意的人,才是最終的贏家。」 最後,賺到錢你也要懂得給予。 過度執著於個人投資的人 (例如每天確認自己的投資組合10~20次或表現類似行為的人),可能短期或中期獲得不錯的結果,但長期來看,他們往往會因為金錢太過關注、太過情緒化並太過吝嗇,出現自我毀滅的傾向(這裡指的是毀滅自己的投資組合與資產淨值) 喬許.羅傑斯認為「施予法則」讓他資產淨值增長加速 金錢與財富的累積,運作就像血液循環,你總是擔心自己的錢、害怕風險與損失、為人吝嗇、不喜歡施捨、凡事懷疑、計較手續費,就像用止血帶綁住四肢一樣,你切斷了血液的正常循環與流動,這會導致截肢或死亡。 他認為保持金錢不斷流動,做個大方的人,投資時不要害怕風險,讓其他人一起賺錢,並投資你喜歡與信任的人,這種管理財富的方法,將會推動更多循環與流動,帶來更高的投資報酬,還有心靈上的報酬。 結語 : 你會如何思考投資? 看這本《檯面下我是這樣投資》,我也照著書中的模板練習,順便整理一下我自己的投資策略。 職業:工程師、自媒體工作者 投資關鍵字:指數、資產配置、生命週期投資法、趨勢=資金+心理 如果用自己的錢,我會這樣思考投資: 我的策略是先做好防禦,再全力進攻。 因為防禦做好,進攻時就可以選擇放大波動,但我不主動選股,因為選個股需更多研究。 投資指數的好處在於,只需研究市場和大盤,主要規避系統性風險。 買全市場大盤指數長期來說一定賺,但速度較慢。摩根豪瑟能這麼做,因為他本金足夠可以保守操作。對我們一般人來說,不冒險很難獲得高回報。但我也不想像羅傑斯那樣激進,因此採取折衷策略。 我的策略是防禦後全力進攻,但用被動投資策略進行攻擊,我很喜歡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的觀點:趨勢=資金+心理。 所以只要判讀資金動向和市場心理,就能抓住趨勢。而個股需要研究籌碼、技術面、產業面和基本面,耗時更多。因此,我選擇買指數,只需研究大盤和貨幣走向,就能把握趨勢。 不過指數投資要放大獲利,你就需要學習怎麼利用槓桿,觀察市場趨勢與波動,適時加減碼槓桿。 總結我自己的投資策略,做好資產配置,防禦部位建置好,就能安心投資攻擊部位,正如摩根豪瑟所說 : 「好的決定並不一定是理性的決定,但你總要找個適合自己的決定」 所謂合適的策略,我自己認為就是晚上能睡好覺的策略。 買好書做公益 您的購物回饋金將捐至展臂閱讀協會,就讓閱讀不僅幫助自己也能幫助他人,社會需要更多正向的力量。每季會將捐款金額公布在臉書、公益網站上 博客來購書 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投資理財 0 FacebookTwitterLinkedinLINEEmail 鼠叔 我是鼠叔,喜歡研究各種反轉人生的方法。 如果你人生卡關、受夠了每天生活空轉、窮忙的🐹倉鼠人生 請訂閱、關注我,因為能幫助你成功,就會是我的成功。 previous post 這方法讓99%的人不用點子也能創業!《低調創業》 You may also like 這方法讓99%的... 2025-02-08 有錢人在乎的和你... 2025-01-21 買借死策略:活用... 2025-01-15 幸福人生的關鍵《... 2025-01-14 「4+2R代謝飲... 2025-01-14 詐騙、洗腦退散!... 2025-01-13 社會不平等:為何... 2025-01-13 你的存款為何總是... 2025-01-09 少吃多動減肥無效... 2025-01-03 一個專門研究變態... 202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