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與生產力所有文章社會與科學自我成長閱讀筆記鼠叔有練過 《反思筆記》從混亂人生到清晰未來的思緒整理術 by 鼠叔 2025-03-29 by 鼠叔 2025-03-29 33 鼠辣觀點EP41|反思筆記:從混亂人生到清晰未來的思緒整理術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老是訂了一堆目標,像是「我要減肥」「我要學英文」,結果沒多久就忘得一乾二淨,還覺得自己很廢?如果這聽起來很像你,那這本《反思筆記》可能就是你的救星。別緊張,它不是要你再訂什麼高大上的計畫,而是教你用一本小筆記本,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啥,然後一步步往前走。 唐太宗李世民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意思是用銅鏡子能整理外表,用歷史能看懂興衰,用別人能發現自己的對錯。不過今天,我們要聊另一種鏡子——筆記本。它不只能照出你外在的樣子,還能幫你看清心裡的亂七八糟。 只要動手寫一寫、回頭看一看,你就能: 整理亂糟糟的思緒和心情 發現自己藏起來的小本事 覺得自己其實還不錯 把夢想變成真的能做到的事 這篇文章會帶你走一遍這套反思筆記的玩法,從作者的故事到怎麼做,再到有什麼好處,保證簡單又實用,馬上準備好你的筆記本,我們一起來玩吧! 從谷底翻身的筆記魔法 先來聊聊這本書的作者「山田智惠」,1977年出生在東京,讀過慶應義塾大學的法律和MBA,她開了間叫做DAIJOBU的公司。但可別以為她是一路開掛的人生,畢業後,她進了爸爸開的公司,結果2009年碰上雷曼兄弟金融危機,公司直接破產,全家都沒了工作。那時候她覺得天塌下來了,甚至開始懷疑人生還有什麼意思。 不過,谷底往往是翻身的起點。2010年她開始拿一本小筆記本,隨手寫下每天覺得「有點機會」的事,比如「今天聽到一個新點子」或者「朋友說了句鼓勵的話」。她不只寫,還常常翻回去看,慢慢發現自己的強項和想做的事。這個小習慣讓她從絕望裡爬出來,人生開始轉彎。 後來,她回到職場,當了上市公司的社群媒體總經理,同時還在創投公司當董事,甚至出了日本第一本Instagram行銷書。2016年,她乾脆自己開公司,專門推廣這套反思筆記的方法。從失業到自己當老闆,她靠的就是這本不起眼的小筆記本。她的故事告訴我們:就算日子過得亂七八糟,只要肯停下來想想,人就能找到往前走的路。 為什麼要反思?因為你得先搞懂自己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每天忙東忙西,但真的很懂自己嗎?很多時候,我們連今天為什麼不高興都說不清楚,更別提心裡的念頭、習慣跟想法了。就像不拿鏡子,你連自己臉上有沒有沾飯粒都不知道,內心這種看不到的地方就更難抓了。筆記本就像你的心靈放大鏡,寫下來、回頭看,就能挖出那些藏起來的東西,幫你搞清楚人生方向。 說到反思,歷史上有個超會玩這招的傢伙——羅馬皇帝馬可斯·奧理略。他的《沉思錄》就是一本反思日記,裡面寫滿了他在戰爭和疫情裡跟自己的對話。 奧理略的半身像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比如他說:「別老煩未來,現在的你夠聰明能應付。」還有「人生很短,別把快樂丟給別人。」這些話不只救了他自己,也告訴我們:不管日子多難,反思都能讓你穩住心,當自己人生的老大。 用「有物」出發,別老盯著目標 一般成功學都說要訂目標,按計畫一步步做到。但作者有不一樣的想法,她說:「別老想著目標了,試試看用你手邊的東西開始吧。」為什麼?因為她自己試過六年訂目標,像「學英文」「去健身房」,結果一次也沒成功,反而覺得自己很沒用。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經驗?說要減肥10公斤,撐一個月沒瘦就放棄;買了書想讀,翻幾頁就丟在一邊。 於是她換個玩法,不再想「我要變成什麼樣?」,而是看看「我現在有啥?」。 這就是她說的「有物」——你身上、腦袋裡、心裡已經有的好料。 什麼是「有物」?簡單來說,就是你手邊能用的東西,不用跑去外面找什麼高大上的資源,用這些就夠你搞出名堂,所以具體來說「有物」是啥呢?其實就是… 你的本事和個性就是你會的事跟你的性格。比如你很會聊天,能把朋友逗得哈哈笑;或者你特別有耐心,幫小孩寫作業都不會抓狂。 你經歷過的事不管開心還是慘的,都是你的「有物」。摔過跤知道怎麼爬起來,被老闆罵過學會怎麼應付,這些經驗都是你的寶藏。 身邊的人家人、朋友、同事,都是你的「有物」。他們可能給你幫忙、點子,或者陪你聊天。 心裡的想法和信念你對生活的看法、做事的方式,都是「有物」。比如你覺得「慢慢來比較穩」,或者「朋友比錢重要」。 還沒挖出來的小火花有些東西你沒注意,但很有潛力。比如你隨手畫的小塗鴉,或偶爾想創業的念頭。 簡單說,「有物」就是你手邊的料,不管多普通,只要用得好,就能炒出一盤好吃的蛋炒飯。反思筆記就是要幫你把這些找出來,然後動手玩一玩。 七個反思小撇步:把想法變行動 步驟1:寫下當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無論是好事、壞事、有情緒的事,都可以! 今天發生了什麼事? 為什麼這件事特別讓你有感覺? 小提醒:不用記流水帳,只寫一件「有感的事」就好。 步驟2:試著問自己「這件事有什麼意義?」 👉 把事件變成收穫,而不是情緒垃圾。 你可以從這幾個角度切入: 我學到了什麼? 有什麼新的發現? 這件事暴露了什麼問題? 有什麼潛在機會? 步驟3:選擇可以行動的重點 不用每件事都寫,把焦點放在最重要的1~3件。 哪一件事最值得我改善或延伸? 什麼是我想優先處理的? 步驟4:找關聯,連連看 將看起來零散的事件連起來,發現規律。 好比說這件事和最近的哪些事有關? 或是是不是同樣的問題一再出現? 例如: 「又熬夜追劇」 → 「早上沒精神」 → 「開會出包」 → 「主管不爽」 步驟5:化抽象為具體,轉成可執行行動 不只是「我要改變」,而是「怎麼改」 問自己: 我要改變什麼? 要怎麼做? 何時做? 在哪裡做? 要準備什麼? 例子: ❌「我要早睡」 → ✅「每天23:00固定關電視,鬧鐘提醒,23:30上床」 步驟6:換個角度看事情(換濾鏡) 當你卡住時,試試從別的視角看 如果我是第三者,我會怎麼看這件事? 未來的我會怎麼評價現在的自己? 例子: ❌ 「我怎麼又搞砸了」 ✅ 「這次學到怎麼先把重點列好再進會議,進步了」 步驟7:下載反思筆記notion模板 反思分成三個層次,像玩遊戲,從小關卡練到大魔王, 套用以上反思技巧,讓我們練習一下如何回顧,我簡化作者提供的格式,並且轉成notion模板,接著就讓我們來練習一下吧。 反思筆記專用模板,包含三種回顧的週期,下載請點我「連結」 每天回顧:寫下今天最有印象的一件事 每週回顧:選出這週最重要的3件事 每月回顧:再找出3件事,並進行總結反省 notion模範示範 【日回顧】 反思筆記日回顧 : 下載請點我 ❶ 每日記錄事件 ❷ 回顧時按照 事件 -> 意義 -> 行動 去寫 【週回顧】 反思筆記週回顧:下載請點我 針對日回顧,先玩個連連看 : 工作沒有效率,事情永遠做不完 →回家只想放空追劇→ 熬夜晚睡,隔天上班又沒精神 → 沒有多餘時間精力去理財 → 工作越累就越想花錢 😣 然後再列出3件最重要的事 : 回顧❶ 工作沒有效率,包含開會不聚焦、和主管溝通出錯。 回顧❷ 熬夜追劇、週日沒勁,需要調整作息 回顧❸ 理財知識超級匱乏,每週安排 30 分鐘看理財書或影片 反思筆記月回顧:下載請點我 同樣的方法也能應用在月回顧,一個月有4~5週,玩個連連看,找到其中的關聯性之後,挑出你覺得最重要的3件事情,進行反思、總結並且採取行動。 別急,慢慢來養成習慣 傳統的成功學強調訂立目標並按計畫執行,但作者的做法不同。她認為:「別老想著目標,試著從手邊的資源開始吧。」 她試過連續六年寫下「學英文」「健身」,但一次也沒真正實踐,反而讓自己陷入無用感。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經驗,或許可以嘗試轉換方式,不再執著於未來,而是看看「現在有什麼」,並從現有資源開始行動。 反思不是今天寫明天就變超人,作者拿樹比喻:先看到樹葉(今天的心情),再摸到樹幹(你的本事),最後挖到樹根(心裡的大想法)。這得一步步來,她給了幾個超實用的建議: 時間抓一下:每天花5-10分鐘想想就好,想挖深一點就半小時,別搞太久累壞自己。 隨手記一記:坐車、等咖啡時拿出本子,隨便想想今天的事,次數多就變習慣。 別逼自己完美:不用寫得像作文,能繼續下去比寫得好重要。就像跑步,停幾天再跑也沒啥。 這本《反思筆記》說得很簡單:別老想什麼大計畫,也別等什麼完美時機,就從你現在有的「有物」開始玩。 你的本事、過往的事、身邊的人,甚至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都是你的寶藏。只要隨手寫寫、翻翻看,就能找出你自己的小金礦。 買好書做公益 您的購物回饋金將捐至展臂閱讀協會,就讓閱讀不僅幫助自己也能幫助他人,社會需要更多正向的力量。每季會將捐款金額公布在臉書、公益網站上 博客來購書 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0 FacebookTwitterLinkedinLINEEmail 鼠叔 我是鼠叔,喜歡研究各種反轉人生的方法。 如果你人生卡關、受夠了每天生活空轉、窮忙的🐹倉鼠人生 請訂閱、關注我,因為能幫助你成功,就會是我的成功。 previous post 《一人創業思考法》一人餐廳,坐下三秒菜就上菜的未來食堂 next post iphone語音備忘錄寫說話日記 You may also like 《用心於不交易》... 2025-04-11 股票質壓元大證金... 2025-04-04 iphone語音... 2025-03-30 《一人創業思考法... 2025-03-28 《少年讀人類歷史... 2025-03-21 《做自己的生命設... 2025-03-19 有錢人的書櫃總有... 2025-03-15 金錢如何影響愛與... 2025-03-14 學校不教,但《早... 2025-03-14 親子共寫日記:讓...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