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專區所有文章社會與科學閱讀筆記 《少年讀人類歷史的故事》火讓大腦進化,故事讓人類稱霸 by 鼠叔 2025-03-21 by 鼠叔 2025-03-21 37 鼠辣觀點EP40| 火讓人類腦袋變大、時間變多,說故事竟是稱霸地球的關鍵?《少年讀人類的故事》讀後感 今天要推薦一套書叫做《少年讀人類的故事》,作者是哈拉瑞,最知名的著作就是人類三部曲:《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 《少年讀人類的故事》有兩本:「人類為什麼可以主宰地球」與「世界為什麼變得不公平」,我認為可以看作《人類大歷史》的青少年好讀版。 我個人覺得最為有趣的觀點,在於哈拉瑞認為「人類用說故事變成萬物之靈」 這會不會太扯了,故事為何能讓人類贏過其他動物,稱霸全球? 那我們先問幾個問題? 為什麼你會相信有神、有鬼、妖怪甚至外星人呢? 為什麼你會乖乖上班、工作,遵守規矩呢? 為什麼你可以跟一群陌生人合作呢? 為什麼你相信手上的錢有價值呢? 這一切的一切,就是因為人類會說故事,所以接著我們來聊聊,人類是如何進化出說故事的能力,以及為何說故事能讓我們變成萬物之靈吧。 人腦如何進化 — 火讓大腦變大,時間變多了 這一切的答案,都從火開始。 在沒有火之前,人類跟其他動物沒什麼兩樣,只能吃生食。生肉又硬又難消化,咀嚼一餐得花上好幾個小時。因此,動物需要強大的牙齒和消化系統來應付這件事。那時候,人類的胃很大、腦袋很小,因為大部分的能量都被吃飯消耗掉了。 但一旦學會用火,情況完全不同了。烹煮讓食物變軟,進食變快、變容易,消化負擔也變小。結果,我們的牙齒變小了,胃也變小了,而多出來的能量,讓大腦開始變大,人類開始變聰明。 更重要的是,時間變多了——原本要花幾個小時啃生肉,現在煮一煮就能吃,這讓人類有更多可以開始思考、創造、發明。 重點是「這些時間可以能拿來說故事」,說故事可是人類稱霸地球的超能力。 連結與合作——從登月到手機,故事讓陌生人合作 人類跟一般動物很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除了用火,就是我們會說故事,而且相信故事。 人類真的很好玩,我們能幻想神明、吸血鬼、妖怪,並且深信不已,而且代代相傳說個不同的故事,不過別小看這樣的能力,這個超能力讓智人比黑猩猩、螞蟻,甚至其他人種強大。 為什麼? 因為故事能讓一群人合作,哪怕他們彼此不認識。想想1969年阿姆斯壯登月,他是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但那艘太空船不是他做的。礦工挖礦、工程師設計船、數學家算軌道,甚至有人做了他在月球走的鞋子,這些人互相不認識,卻因為相信「登月」的故事,完成了不可能的事。 再看看你手上的手機。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它怎麼來的? 有人做晶片、有人組裝、有人包裝、有人行銷,最後送到你手上。你認識製造的人嗎?一個都不認識吧!惟有分工與合作,你才能拿到手機用,依靠就是合作。 想像一下,一個螞蟻窩裡住著幾萬隻螞蟻,但牠們彼此不需要認識,只要靠氣味和生物本能,就能組織起龐大的社群。黑猩猩也能形成小規模的合作,但規模通常不超過幾十隻,因為牠們的合作基礎是「認識彼此」。那人類呢?為什麼我們可以讓上萬人、甚至數百萬人彼此合作,即使他們互不相識? 答案就在於 「故事」。 人類與其他動物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能夠編織故事,並且相信它們。只要一群人相信同一個故事,他們就能夠建立規則,進行大規模合作,甚至共同創造一個全新的世界。 黑猩猩永遠無法登月,因為牠們只能與認識的個體合作。人類能飛上月球,不是因為我們身體強壯,而是因為我們知道如何讓陌生人一起合作。這就是故事的力量。 為何世界不公平,卻有人相信 故事雖說讓人類合作,但也帶來不公平。 一萬年前開始,人類控制植物(農業)也能控制動物(畜牧業), 建立了越來越大的城市跟王國,也越來越喜歡控制別人。 因為他們不但學會如何控制植物跟動物,甚至還要學會如何控制其他人類。那這些事情都跟故事有關,故事本身也越來越複雜。人數不多的部落只需要簡單的小故事,大型的王國需要更龐大、更複雜的故事來維持穩定。 這就導致各種階級與不公平出現。 為什麼世界不公平?因為社會要穩定,就得有規則和階級,而這些都靠故事撐著。 在古埃及,奴隸被迫建造金字塔。這些奴隸或許想逃跑,但他們相信:「服從法老,死後能進入來世,享受永恆的幸福。」這個故事讓奴隸願意接受自己的命運,也讓士兵、官員不會輕易挑戰制度。 如果你是那個奴隸,你會怎麼做?你會逃跑嗎?但如果你逃跑,法老的士兵會來抓你,甚至殺了你。 再想想士兵,如果他看到奴隸逃跑,會不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許會,但如果他違反規則,就可能被處罰,甚至失去升遷機會。於是,他只能選擇服從。整個社會制度,就這樣被「故事」牢牢綁住。 在印度種姓制度的存在,也是靠一個故事來維繫。這個故事說:「巨人用自己的身體創造了世界,婆羅門(祭司)來自神的大腦,而僕人來自神的腳底。」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你的社會地位是天生註定的,不能改變。」 但這個故事還加了一個機制:「如果你這輩子努力行善,來世就能投胎成更高階級的人。」這讓低階級的人安於現狀,而不是試圖推翻制度。即使到了今天,仍然有許多印度人相信輪迴的故事,這就是故事的影響力。 儀式:讓故事變成現實的力量 故事要讓人相信,有時候需要來點儀式感。 比如說,一尊神像不過是一塊木頭,為什麼人類會對它如此崇敬?關鍵在於「儀式」本身,讓人們相信這塊木頭不只是木頭,而是神的象徵。 想像一下,在古代,一個農夫去拜神,他祈求:「請保佑我的家人平安。」結果隔天,家人真的安然無恙。他又祈求:「請讓我的田地降雨。」沒多久,天空降下甘霖。這時,他開始相信這個神真的很靈驗。即便偶爾不靈驗,他也可能覺得是自己不夠虔誠,或是儀式做得不夠完整,而不是懷疑神的力量。當這樣的行為被反覆進行,信仰就會變得牢不可破。 事實上,不只是宗教,每個民族、每個文化,都有自己的儀式,而這些儀式常常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石。 然而,儀式有趣的地方在於——我們往往覺得「別人的儀式很荒謬」,但如果有人嘲笑我們自己的儀式,我們又會覺得不被尊重。 現代人崇拜的神像 你有沒有想過,國旗其實就像是現代的神像? 古人透過雕刻神像,讓人們對神產生信仰;現代社會則透過國旗,讓人們對國家產生認同感。 舉個例子,許多國家每天早晨都有升旗儀式。學生站在操場上,看著國旗緩緩升起,向它敬禮,唱國歌。當你走進政府機關、學校、機場、體育場,你總能看到國旗飄揚。戰爭時,軍人甚至願意為了保護國旗而犧牲生命,不讓它落入敵人手中。 但本質上,國旗只是塊布,它的力量來自於人們賦予它的意義,而這個意義,正是透過儀式不斷強化的。 儀式的影響無處不在。 有些人相信某件「幸運衣服」能帶來好運,因為每次穿這件衣服,事情都很順利;有些運動員上場前一定要做特定的動作,因為他們相信這能讓他們發揮最佳表現。當這些行為被一再重複,它們就不只是行為,而變成了心理暗示,甚至成為信仰的一部分。 儀式的本質,不是它本身的行為,而是它帶來的信念。 當一個儀式被足夠多人相信,它就能影響整個社會,甚至塑造歷史。 故事是雙面刃——它能帶來希望,也能帶來毀滅 故事是人類最強的能力,也是最大的敵人。其他動物不信故事,只靠眼見為憑,像黑猩猩看到蛇就跑,聞到獅子也跑,但人類能想像不存在的東西,像神、天堂、吸血鬼,並深信不疑。這讓我們統治世界,但它也可能成為控制人類的工具。 當一個壞故事被廣泛相信,就會帶來災難。 納粹時期,許多人相信「雅利安人至上」的故事,結果導致大屠殺。 宗教極端分子 相信「殺死異教徒能獲得獎勵」,於是發動恐怖攻擊。 但當一個好故事被廣泛接受,它能推動世界進步。 「人人生而平等」的故事,推動了民主發展。 「女性應該享有平等權利」的故事,讓女權運動改變了許多國家的法律。 人類因相信故事團結,但也可能被壞故事困住。 假資訊就是新故事,好比說有人在A團體散佈「B團體搶你工作」,在B團體說「A團體瞧不起你」,兩邊互戰導致社會動亂。不同的國家、社會都有著不同的儀式、故事與文化。 雙方相信不同的故事,理念不同就打起來了。 所以故事的影響力,取決於我們選擇相信什麼。 為何需要學會說故事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迷因(Meme)可以在網路上瘋傳? 因為迷因本質上也是一種故事——它能夠引發情緒,讓人們自願傳播它。 例如,比特幣的故事是「去中心化的未來」,這讓許多人相信它的價值。而狗狗幣(DogeCoin)之所以流行,並不是因為它實用,而是因為它「好玩、有趣,而且馬斯克支持」。 所以應該如何說個好故事呢? 你需要學會引動情緒,在《3分鐘說18萬個故事》這本書有個故事讓我印象深刻 一個乞丐在一棟大樓的台階上要飯、身邊擺著一個板子,寫著「我是盲人,請幫幫我」,一個穿著時髦的女人經過、突然折回,拿起乞丐的板子翻過來唰唰的寫了些字,就離去了。 說也奇怪,經過乞丐的人突然就變慷慨了起來,紛紛丟了零錢。稍晚這個女人又經過,乞丐摸了摸她的鞋子確認身分後問:「妳在我的板子上寫了什麼?」 原來這女孩寫了:「這真是美好的一天,而我卻看不見。」 「我是個盲人,請幫幫我」是道理、是事實。「這真是美好的一天,而我卻看不見。」卻是個故事了!故事的作用就是,能引發人們的情緒波動、惻隱之心、想像力、同理心等⋯⋯。 也因此說故事是每個人該具備的能力 畢卡索和梵谷來做對比,兩個人在世界的名氣相當,但在世的差別可是非常大!梵谷二十七歲學畫、三十七歲自殺身亡,且只賣出過一幅畫⋯⋯ 很難想像吧!這個現代舉世聞名的的畫家,人生竟然過的如此不如意。反之畢卡索則是個很會行銷自己的畫家,不但長壽還非常有錢! 這告訴我們什麼?除了天份、能力之外,每個人都要會行銷自己,推銷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故事! 故事是人類最強大的能力,它讓我們從一群動物,變成地球的統治者。但我們不能盲目相信每個故事,否則我們就會成為它的奴隸。 下次,當你想推動一個想法,試著來講一個好故事吧! 買好書做公益 您的購物回饋金將捐至展臂閱讀協會,就讓閱讀不僅幫助自己也能幫助他人,社會需要更多正向的力量。每季會將捐款金額公布在臉書、公益網站上 博客來購書 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心理自我成長 0 FacebookTwitterLinkedinLINEEmail 鼠叔 我是鼠叔,喜歡研究各種反轉人生的方法。 如果你人生卡關、受夠了每天生活空轉、窮忙的🐹倉鼠人生 請訂閱、關注我,因為能幫助你成功,就會是我的成功。 previous post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厭倦朝九晚五?用設計思維找到出路~ next post 《一人創業思考法》一人餐廳,坐下三秒菜就上菜的未來食堂 You may also like 《用心於不交易》... 2025-04-11 股票質壓元大證金... 2025-04-04 iphone語音... 2025-03-30 《反思筆記》從混... 2025-03-29 《一人創業思考法... 2025-03-28 《做自己的生命設... 2025-03-19 有錢人的書櫃總有... 2025-03-15 金錢如何影響愛與... 2025-03-14 學校不教,但《早... 2025-03-14 親子共寫日記:讓...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