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與生產力心理勵志職場工作閱讀筆記 《彼得原理》讀後心得: 公司為何充滿了無能的人,小螺絲釘該如何自處? by 鼠叔 2023-03-19 by 鼠叔 2023-03-19 1K 鼠辣觀點EP13|經過5000人證實,「心想事成」的終極魔法《睡前3分鐘超感謝筆記》 鼠辣觀點EP13|經過5000人證實,「心想事成」的終極魔法《睡前3分鐘超感謝筆記》 2024-12-21 EP133 |「一人公司」教你打造小規模高利潤的斜槓事業 2024-11-06 EP132|想致富先避開5種窮困陷阱! 窮之所以窮,真的是因為又笨又懶嗎? 2024-11-02 EP131|簡單到不可思議!3行日記,讓你越寫越美麗 2024-10-30 EP130|股市長期投資賺錢密技!4大投資策略一次搞懂《我的職業是股東》 2024-10-26 EP13《彼得原理》讀後心得:公司為何充滿了無能的人,小螺絲釘該如何自處? 2023-09-13 Search Results placeholderPrevious EpisodeShow Episodes ListNext Episode 彼得原理(Peter Principle)是管理學家勞倫斯·彼得在1969年出版的一本同名書,其觀點是 世界上每一個人,在某個地方,都有他不能勝任的職位。只要給他足夠的時間、不斷地升遷,總有一天會到達那個位置,每一個組織當中又都有很多人已達到、或總有一天達到自己的不適任等級,而組織也很少把這些人開除,因為維持階級的穩定才是最重要的事。 Photo by Sebastian Herrmann on Unsplash 而一個公司或是組織充滿了不適任者,必定充滿了瞎忙、空轉、虛耗等等影響運作的行為,乍看之下非常忙碌,其實根本上就是一點一滴再虛耗組織的活力,久而久之,組織內會充滿了各種不必要的規定,書中提到一項調查,失敗的企業中,有53%是因為不適任的管理階層而導致失敗,疊床架屋的制度,不適任者橫行,就像一隻笨重的恐龍窒礙難行,最後被負重給拖垮。 好員工不見得能成為好主管!! 而彼得博士觀察會有這麼多的不適任員工,原因在於找工作的技能、工作上的技能以及管理的技能,這三者通常一點關係也沒有。 例如競力和執政的能力無關,優秀的外科醫生不等於具備管理醫院的能力,出色的律師不代表可以管好法律事務所。很多機構,包括醫院和法律事務所,都用這樣的標準來篩領導者,卻完全不在乎此人是否有管理技能,所以這些人通常都會為糟糕的領導者。 不適任者是主管決定出來的 員工的適任與否,通常並非由制度外的局外人所決定,而是主管決定的。如果主管本身處於適任等級,他可能會以下屬的工作表現來評定適任與否,(可以量化的數據如產出量,業績數據,專案達成率等等),簡而言之,主管評定的是產出(output) 假如主管已達不適任等級,那他很可能會以組織的價值觀來衡量員工,(例如工作穩定、上下班從不遲到、員工配合度高),適不適任的標準以員工恪守規則和儀式,以更傾向保持現狀。 簡單來說,不適任主管評定的是投入程度(input),也就是 員工的穩定性比工作效率還受到重視 如果說人話就是:「聽不聽話,乖不乖」。 員工適任分佈,你覺得自己是哪個階層? 一個組織的人員適任程度可以展開成一個常態分配,大多數的會在不適任→表現尚可→適任3個區間徘徊,但是還有兩個極端是會影響組織的階級制度(能力超出適任者&非常不適任者),這兩類員工最容易招受到解僱。 非常不適任:團隊中的拖油瓶,做不好事就算了還常常出包,團隊整天擦屁股就飽了,主要功能就是汰弱留強所需要的最佳人選。 能力遠遠超出適任等級:能力過強超越團隊大多數人,把所有人甚至主管的光芒壓過去,為了維持階級的穩定,不請你走了怎麼維持團隊的和諧,重點是能力過強還比不適任者更容易招致反感,因為拖油瓶大家都知道他爛,忍忍就算了,表現超群讓其他人都沒有表現機會,一直出風頭簡直就是主動在拉仇恨,要是又不知道低調,被公幹是遲早的事。 團隊的成敗看主管? 俗話說的好「強將手下無弱兵」,員工適任分佈我們不妨把中位數當成是主管的適任程度來看,上段說到主管決定員工的適任與否,用統計角度來看常態分配的中位數,其實就是主管用人的適任程度。簡單來說,當主管處於不適任者的位階,不斷升遷提拔各種不適任的員工上來,劣幣逐良幣,組織整體就一直處於退步的狀態;反之,團隊中心是位適任的主管,用人唯才,整體組織將會一直進步,直到不適任的位階為止。 不適任者的行為 Photo by Redd F on Unsplash 許多不適任者其實也從未意識到已抵達不適任的等級,還會自我感覺良好,整天忙碌,想著如何繼續升遷,但是該職務階級的工作就是做不好,這些不適任者是如何避開這個問題又保持忙碌呢? 以下幾招就是不適任者常見的行為與招式,總是可以把自己跟團隊都搞得很忙碌。 永無止盡的準備 簡單來說就是拖字訣,任何重大任務只要忙著前期的準備工作,一拖再拖,最後都會不了了之,看起來會很忙,卻什麼事都沒有完成。 專精枝微末節的細節 專注所有不起眼微小的細節,哪怕是再簡單的任務,也要抽絲剝繭,斤斤計較,最擅長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最後搞得大家都很忙。 做與工作完全不相干的事 業務內該去做的事情不去做,反而到處跑龍套接工作,讓人覺得十分認真超級忙碌,殊不知正事都還是沒完成。 如何避免升遷到不適任的階層呢? 如果現職做的很開心,也確定繼續升遷會到達不適任的階層,那該怎麼婉拒升遷呢? 彼得博士提出一招: 假性不適任!! 簡單來說這個策略就是讓他人以為你已抵達不適任等級,在不影響工作成效的範圍下用不適任者的行為,比如說開始斤斤計較,公司的社交活動表現不合群,常常出一些無傷大雅的小包等等,很容易讓主管覺得你不適合再繼續升遷下去了。 讀後心得 彼得原理1969年就提出來了,至今不適任者的情況也屢見不鮮,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人類的社會充滿了階層,有了階層就會有往上爬的目標與動力,最上層的領導者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利,維護這個階層,自然而然就會提拔聽話的,乖乖做事的追隨者,真正有能力的人反而可能會威脅到這個階層的穩定,不是被冷凍就是被踢走,久而久之組織內就只剩應聲蟲了,不適任者當然就充斥在組織的各個階段,最後也就是為什麼公司充滿這麼多無能員工的原因了。 在看完這篇文章之後,你有什麼樣的想法或是行動呢?歡迎在下面留言區和我分享! 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0 FacebookTwitterLinkedinLINEEmail 鼠叔 我是鼠叔,喜歡研究各種反轉人生的方法。 如果你人生卡關、受夠了每天生活空轉、窮忙的🐹倉鼠人生 請訂閱、關注我,因為能幫助你成功,就會是我的成功。 previous post 《鼠辣觀點》你最像哪種動物?測試自我金錢觀!!看看你對於金錢的概念是什麼? next post 《鼠辣觀點》SVB的殞落是否正是忽略了所謂的「上游思維」 You may also like 有錢人在乎的和你... 2025-01-21 幸福人生的關鍵《... 2025-01-14 「4+2R代謝飲... 2025-01-14 詐騙、洗腦退散!... 2025-01-13 社會不平等:為何... 2025-01-13 少吃多動減肥無效... 2025-01-03 一個專門研究變態... 2024-12-27 30天後,幸福感... 2024-12-20 《我可能錯了》森... 2024-12-18 金融界的原子彈是... 2024-12-06